外遇蒐證-抓姦(專業團隊)洪先生0981-120-707 中國時報|臺北→穿越 美麗的幻境與真實

2010-06-10 14:29

 

  • 2010-05-22
  •  
  • 中國時報
  • 文╱千秋
  •  

    ▲故宮博物院的玻璃窗裡,安靜地藏著千年的輝煌繁華。(攝影╱許斌)

    ▲學生能從充滿創意的校園中用想像穿越未來。(攝影╱許斌)

         忙碌的臺北人,在每日反覆清晨打卡、午間覓食、熬夜加班的緊湊生活中,內心恐怕都曾經有過如同著名便利商店咖啡廣告式的呼喊:「真的好想,Take a break!」

         為此,《臺北畫刊》規劃了以穿越為主題的行旅,捕捉這塊土地上,柳暗花明、豁然開朗的驚鴻瞬間,原來在卸下了重重武裝之後,這座再熟悉不過的城市,宛若詩人筆下的鏡中美人,顰笑美麗,令人屏息。也許過去你並不曾留意,在總是開著強冷空調的灰色水泥叢林之外,臺北,依舊有許多美好的人文、地理、歷史空間正同時發酵、滋長著。

         臺北.穿越之旅

         故宮博物院穿越古今→故宮瑰寶大道「蟠龍翔鳳」穿越隧道→大直特色餐館穿越歐亞→實踐大學穿越未來→捷運文湖線穿越天地→道南河濱公園穿越日光

         穿越→古今09:00~12:00故宮博物院:封存千年的輝煌記憶

         首先,回到一切中華文化的源頭。身在現代臺北,驅車前往外雙溪,一穿越就是五千年光景,展臂擁抱中國皇朝古意芳澤。

        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,數不盡英雄,逝去了,只留下帝王青花龍紋瓷、上古玉璧、唐朝仕女圖、北宋汝窯蓮花式溫碗、翠玉白菜等,供後人追思想望。五千年皇家收藏,宋、元、明、清共51位皇帝,寶物共可以裝滿洋洋灑灑1萬9,557個大木箱,這是熬煮千年之後,萃取出的原味極致精華。1949年中國大陸內戰,國民政府播遷臺灣,從南京故宮院藏中,再挑選出2,972箱,顛沛流離、帶進臺灣,雖然只占全數的22%,卻件件為歷朝傳世之寶、有著關鍵歷史地位,因此成就如今臺北故宮享譽經典、北京故宮也無緣謀面的「原盅」寶藏,更是陸客來臺,必定指名參訪的朝聖之地。

        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坐落士林區陽明山腳下,由群山環抱,主要院區有3棟北方宮殿皇城建築,及兩座蔥鬱園林所構成,院區入口聳立的「天下為公」牌坊就是歷史交錯閘口,引領參觀者從擾攘現代都會塵囂中,一路穿越時空,前往供應前朝震古記憶的展覽殿堂。只消走進改建過後的展覽大樓,便在1樓大廳書法天窗灑落的光影籠罩下,開始呼吸獨樹一格的古意空氣。

         如今,館藏達67萬7,687件、有著「中華文化寶庫」美名的臺北故宮,從2007年「大觀—北宋書畫.汝窯.宋版圖書特展」,到「世界文明瑰寶—大英博物館250年收藏展」,開啟國際脈絡,與全球文化積極接軌,不只提供中國古時記憶,也導覽全球文明,讓你暫且忘卻21世紀的數字與壓力,穿越古今。

         ▲國立故宮博物院

         地址:至善路2段221號

         電話:2881-2021

         穿越→隧道12:00~12:30故宮瑰寶大道「蟠龍翔鳳」:回首昨日璀璨,駛向明日無限

         離開故宮、整理遺留的前朝記憶,準備穿越自強蟠龍翔鳳時光隧道,重返都會臺北、2010年,前往有摩登前衛的設計學府實踐大學坐落的大直。

         全長822公尺的自強隧道,為外雙溪通往內湖、大直區重點路線,也是重要國際參訪、觀光團造訪故宮必經的關鍵通道,過去卻一直有著太過陰暗、老舊及漏水問題,因此臺北市政府規劃從故宮直達士林官邸、捷運士林站這條延伸融合市容與故宮文物意象的「瑰寶大道」時,連帶以各朝代「蟠龍」、「翔鳳」圖騰為素材加以創新。

         其中,已完工的東線隧道拱頂為紫銅壁面蟠龍圖,內側有商、戰國、漢、唐、元、清朝古物圖騰;西線隧道拱頂為翔鳳圖,內側則有商、漢、元、清朝等故宮典藏的瑰寶圖騰。隧道內並揉混前衛LED光感科技,穿梭其間能感受強烈古今交錯之美。